教育部:把组织学生参加研学旅行的情况和成效作为“学校、学生、省级人民政府”综合考评体系的重要内容

2020-12-03 18:05
1
来源:教育部
标题: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9802号建议的答复



您提出的《关于完善研学旅游市场秩序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您提出关于出台研学旅行发展纲要,严格准入机制,建立科学的评价及监督机制,指导研学机构规范发展等建议,对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发展具有借鉴意义。教育部高度重视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指导各地丰富研学实践教育活动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

一、做好顶层设计
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纳入教育教学计划、建设研学旅行基地、加强组织管理、健全经费筹措机制、落实安全责任”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明确的工作要求,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总体制度框架,为各地广泛开展研学旅行提供了上位依据

同时,积极推动各地加快研学基地建设,“十三五”期间,中央安排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建设了622个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营)地和一批校外活动场所,基本形成了以基地为站点、营地为枢纽的研学实践教育网络,有效推动研学实践教育广泛开展。

为严格研学旅行承办企业或机构的准入条件和服务标准,2016年,国家旅游局发布了《研学旅行服务规范》,明确要求承办方应为依法注册的旅行社,应设立研学旅行的部门或专职人员,宜有承接100人以上中小学生旅游团队的经验等资质条件,进一步提升了研学旅行开展水平。

二、提升研学旅行服务质量
各地根据《意见》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

各地各校根据学段特点和地域特色,逐步建立小学阶段以乡土乡情为主、初中阶段以县情市情为主、高中阶段以省情国情为主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体系

“十三五”期间,各基(营)地课程开发和线路设计充分体现特色化、差异化,注重实践性、教育性,课程资源不断丰富完善

教育部搭建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网络平台,指导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基(营)地发布精品路线和课程内容,实现学校与研学实践基(营)地的有效对接,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提供高质量、常态化的资源支撑。

为进一步提升研学旅行人才质量,2019年增补设置“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在1+X证书制度试点过程中,遴选发布研学实践策划与管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学生培训和考核工作正陆续开展。

文化和旅游部也通过指导相关协会加强人才培训,为研学实践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三、

三、完善监督评价机制
指导各地建立健全中小学生参加研学旅行的评价机制,把中小学组织学生参加研学旅行的情况和成效作为学校综合考评体系的重要内容。

指导学校在充分尊重个性差异、鼓励多元发展的前提下,将评价结果逐步纳入学生学分管理体系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推动中小学校常态化开展研学实践活动。

同时,为推动各省高度重视研学旅行工作,国家教育督导部门已将“推动学校实践教育条件和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建设以及全社会共同参与立德树人氛围营造的情况”纳入对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内容中进行督导。

★ 下一步工作重点
下一步,教育部将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研学实践教育管理制度,推动建立研学旅行市场联合监管机制,研制《中小学研学实践活动指南》,推动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在各地各校有序、有效开展。


- End -


- 相关阅读 -

教育部基教司:建立稳定的研学实践、劳动教育和科普教育基地

重磅 | 教育部印发劳动教育指导纲要,中小学每周课外劳动不少于3小时,强调手脑并用!


- 精彩课程 -


【水下机器人设计师培养计划】

 【未来月球设计师培养计划】
 【青少年外交官进阶培养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