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0年12月14日,在教育部第五场教育2020“收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就“十三五”期间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有关情况进行介绍。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教育部教材局一级巡视员申继亮出席此次发布会。申继亮在介绍“十三五”期间加强劳动教育情况后给现场提出的劳动教育问题做出了详答。下滑来看↓↓↓
教育部教材局一级巡视员申继亮介绍了劳动教育近年来的发展进程。
第一阶段,教育部印发了相关文件,来推动开展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探索。
第二阶段,全国教育大会以后,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将劳动教育提升定位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同等高度。并从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精神、劳动习惯与品质四个方面,对大中小学各个学段提出了清晰具体的要求。
通过系统的课程设计,具体的课程支撑,要求中小学每周独立设一节课,职业教育院校要开设16课时的以劳动精神、劳模精神教育为主的专门课,普通高等学校要有32课时,来加强劳动教育,重点突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教育等,将劳动教育落到实处。针对学生劳动实践场所缺乏的问题,也将加强保障。
申继亮表示,目前我国劳动教育已经进入第三阶段,即全面实施阶段,主要在以下方面展开:
第一,指导各地研制印发实施意见,对劳动教育进行具体部署。
第二,开展了系列的培训活动来提高大家对劳动教育的认识。教育部要求把劳动教育纳入了国培计划,纳入了各地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学习和培训内容范围。
第三,很多学校组织学生开展了劳动实践活动。
第四,一些科研机构、出版单位等在组织编制劳动实践指导手册。
来源:教育部网站
- End -
教育部:把组织学生参加研学旅行的情况和成效作为“学校、学生、省级人民政府”综合考评体系的重要内容
择校热、课后“三点半”、学生“减负”……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这样“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