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卧龙走进“熊猫之乡”
卧龙是大熊猫的原生栖息地,这里有 100 多只野生大熊猫,大约占野外大熊猫总数的10%,有世界最大的大熊猫繁育和研究单位——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研究中心有占世界大约60%(360多只)的圈养大熊猫。
卧龙自然保护区以“熊猫之乡”、“宝贵的生物基因库”、“天然动植物园”享誉中外,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矿产资源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的高等动物有57种,其中一级保护的有大熊猫、金丝猴、绿尾虹雉等13种。二级保护的有猕猴、藏酋猴、红腹角雉、藏马鸡等44种。开展大熊猫研学活动,卧龙是不二的选择。
去卧龙深入“探究大熊猫”
换上饲养员工作服走进大熊猫的生活,荣升为大熊猫“铲屎官”。除了打扫大熊猫圈舍、为大熊猫准备食物,认真学习观察大熊猫行为、还要亲手为大熊猫制作Panda Cake。听专业老师讲解大熊猫的历史、现状以及我们平时认知以外的大熊猫知识。
和熊猫专家一起徒步原始森林,了解大熊猫及其伴生动物的生活环境、沿途观测和辨认野生动物痕迹,学习使用监测野生动物的工具——红外相机,学习监测大熊猫主食竹的方法。
收获大熊猫研究中心颁发的志愿者证书,不仅是深入探究大熊猫,更是为野生动物保护和社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为未来学业深造助力!
猜猜它是谁
去卧龙深入“体验大熊猫”
上午:汶川映秀地震遗址|一隅废墟讲诉一段过往;一段过往诠释生命的美好
映秀地震遗址是进出卧龙的必经之地,记载着一段刻骨铭心的往事。
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映秀镇——一个生机勃勃的美丽小镇顷刻间满目疮痍,给这片土地留下了最沉重和深刻的记忆。漩口中学遗址——小镇里唯一没有恢复重建的区域,这片曾经是小镇最富有青春活力的地方, 以它最坚强的姿态诉说着小镇的故事,传递着希望的力量、生命的美好。
现在的小镇恢复了往日的欢声笑语,人们都尽情地感受着生命的美好。
相信到过此处的人们会更加坚定地、更加充满热情地生活,珍惜生命在岁月长河中滴滴点点的美好。
下午:卧龙自然与地震博物馆|看一看,瞧一瞧知识立马就入脑
经历地震重创的卧龙,诚知自然力量的不可阻挡,所以馆内有许多地震相关的知识、文物、图片等资料,供大家学习。
卧龙是四川省珍稀动植物最多的自然保护区,通过馆内陈列的各种标本便能知晓一二。精致的植物标本,活灵活现的动物标本各自安好, 共同构成卧龙动植物的缩影。
晚上:进行手工制作团队臂章|体悟团队精神
上午:大熊猫保育员上岗|从喜欢憨态可掬的国宝到近距离了解熊猫
志愿者上岗培训、更换工作服、打扫大熊猫圈舍、照顾大熊猫的饮食起居、参观大熊猫园区 。
照顾大熊猫的一天开始咯! 清扫熊猫别墅内圈和外圈,准备可口的竹子,营养的竹笋、胡萝卜。同学们可知道,熊猫居然也有挑食的。
熊猫保育员们还会和园区工作人员一起前往大熊猫别墅区观察大熊猫行为、学习专业的熊猫行为,渐渐的我们会从单纯的喜爱熊猫的萌蜕变成更了解这个生物。
下午:大熊猫“御膳房”|揭示大熊猫的奥秘
制作Panda Cake 午饭后,为熊猫制作美食,熊猫除了竹子以外,还爱吃饲养员们私人定制的一款熊猫窝头也叫panda cake,它是由几种粗粮科学配比后制成的。揉面、定型一些列的制作工艺在工作人员看来,即使是为熊猫准备食物,这严谨程度丝毫不亚于古时的“御膳房”哦。
通过互动设备,进一步了解大熊猫的秘密,您可以自己选择倾听大熊猫不同季节的叫声,众多的高科技设施将带领参观者进入大熊猫的奇妙世界。总之,想了解大熊猫,来这儿就对了。
Day 03—— 原始森林探秘:圈养VS野生
上午:认认真真学做科研| 学在其中,乐在其中
和专家一起徒步原始森林,了解大熊猫及其伴生动物的生活环境、沿途观测和辨认野生动物痕迹,学习使用监测野生动物的工具——红外相机,学习监测大熊猫主食竹的方法。
下午:红外相机数据展示|学习统计野外大熊猫数据方法
在野外进行长期监测的红外相机又能捕捉到哪些难能可贵的瞬间呢,在这里便能一睹为快了。
野外的大熊猫来无踪去无影,明确其种群数量大小是一大难题。但迎难而上的科研前辈们创造了一种可以估计大熊猫数量的方法。
晚上:欣赏当地鸟类动物,认识其生态价值,倡导保护野生动物。
Day 04——自然生态教育:栖息地恢复计划
上午:专家教育讲座| 如何平衡保护与发展、制作蜂箱
保护大熊猫的同时也要保证当地居民的经济来源,亲手制作蜂箱赠与有需要的农户。
下午:搭建野生动物栖息地|助力于野生动物的保护
学生参与这个植被恢复项目中、共同来恢复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并且培育对野生动物和人类都有益的资源植物。还大熊猫、鸟类等动物一个原本、健康、生态的家园。通过项目感知良好、健康的自然环境和野生动植又反哺了当地社区,最终真正实现保护和社区发展的共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走访当地村庄,了解保护区当地居民的真实生活状态, 赠送蜂箱给当地社区,并帮助社区居民做力所能及的农活。通过对于社区的了解,加之对保护区功能的认知,共同探讨实现当地社区发展与区内动植物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方式。
Day 05——大熊猫保护研学论坛
上午:大熊猫保护论坛| 结营仪式
绘声绘色的发表经过几天充实的学习后对熊猫保护的新观点,并由专家现场答疑。
带着满满当当的收获,授予2张有含金量的证书:大熊猫野外科考证书、研学证书。
中午:返程
通过此次研学,同学们不仅能与大熊猫专家和研究学者一起深入探究大众所不知道的大熊猫奥秘,还能支持社区发展,通过体验和了解当地居民的生活生产方式,能站在当地社区的角度看待大熊猫保护以及与社区发展之间的冲突,野生动物保护和社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为未来学业深造助力。
课程目标
专家导师
万老师
卧龙中华大熊猫苑
卧龙优秀自然教育工作者
美国驻卧龙NGO工作6年。现就职于卧龙中华大熊猫苑神树坪基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擅长为孩子们讲解大熊猫习性及行为特点,和大熊猫专家一起参加大熊猫野外调查,接待来自IUCN的世界遗产办专家、美国前能源部部长及加拿大环境部部长。
关于我们
- THE NED -